上巳日雨中言怀

一雨无端节序更,凄凄恻恻暮寒清。
酿成草色何劳远,落尽梅花不肯晴。
南苑几人曾扑蝶,西园何处好闻莺。
春来算有愁难浣,莫为湔裙傍水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上巳节(古代春天的节日)时的一场雨,以及雨中人的淡淡愁绪。

开头两句写这场雨来得突然,打乱了季节的节奏,傍晚时分透着清冷的寒意。"无端"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场雨的小小埋怨,就像我们突然遇到坏天气时也会嘀咕"怎么突然下雨了"一样。
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春雨中的景象:近处的青草被雨水滋润得格外鲜嫩,根本不用去远处寻找春色;梅花被雨水打落一地,可天还是阴沉沉的。诗人想起往年这个时候,南苑里应该有人嬉戏扑蝶,西园中该有黄莺啼叫,可现在这些春天的乐事都因雨而消失了。
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:春天本该是快乐的,可心里这点忧愁却像洗不掉的污渍。既然这样,就别去水边举行传统的洗裙祈福活动了(古人上巳节有在水边洗裙消灾的习俗)。这里的"愁难浣"用洗衣比喻消愁,既贴切又新颖,把那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感写得很有味道。

整首诗就像一幅雨中的春日小品,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天气变化带来的微妙心情。没有大哭大悲,只是借着雨景,把那种春天里若有若无的惆怅娓娓道来,让人读后能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忧伤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