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萧瑟的图景,充满离愁别恨。
开头"楚塞原来霄汉间"用夸张手法,写楚国边塞高耸入云,仿佛与天相连,突出边关地势险要。"青山一发入荆蛮"把连绵青山比作一根细发,蜿蜒伸向南方蛮荒之地,既显路途遥远,又暗含对荒凉之地的疏离感。
后两句转向人事。"子规啼尽行人少"中,子规(杜鹃鸟)的悲啼声与稀少的路人形成对比,暗示战乱或严苛政策导致人烟稀少。末句"风雨潇潇恨这关"直接点题,风雨交加中,行人将对边关的怨恨倾泻而出——可能是恨戍边之苦,也可能是恨战争之殇。
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情感完美融合:险峻的高山、荒凉的远路、悲鸣的鸟儿、凄冷的风雨,共同构成压抑的氛围,最后"恨"字如闸门打开,所有积郁喷涌而出。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,让抽象的"恨"有了具体的依托,更容易引发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