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读番禺集书其尾(辛巳)

灵均出高阳,万古两苗裔。
郁郁文词宗,芳馨闻上帝。
奇士不可杀,杀之成天神。
奇文不可读,读之伤天民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龚自珍借屈原(灵均)的故事,抒发对天才人物和杰出作品的感慨。全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,传递了深刻的思想:

1. 开篇致敬屈原
"灵均"指屈原(他名平字原,又字灵均),"高阳"是屈原祖先的姓氏。诗人说屈原这样的伟人,连同他的精神血脉(两苗裔)将流传万古。这里暗含对屈原的敬仰。

2. 赞美文采与品格
用"郁郁"形容屈原作品繁盛华美,说他是文坛宗师(文词宗),连上天(上帝)都能闻到他文字中的芬芳。这里把文学比作有香气的精神花朵。

3. 奇士杀不死
最震撼的是"奇士不可杀"四句:真正非凡的人(奇士)肉体可以被消灭,但精神会升华为神;伟大的作品(奇文)之所以不能轻易读,是因为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,会让普通人(天民)感到痛苦和觉醒。

4. 深层含义
诗人其实在说:真正的天才和杰作具有永恒的生命力,迫害反而会让他们更伟大;而那些启迪人心的文字,往往包含着让人清醒的痛苦真理。

全诗像一声铿锵的宣言,用屈原的案例告诉我们:思想的光芒无法被扼杀,伟大的文字能刺破蒙昧。直到今天,这种对精神力量的坚信依然能给我们勇气。

龚自珍

龚自珍(1792年8月22日~1841年9月26日)清代思想家、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。27岁中举人,38岁中进士。曾任内阁中书、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。主张革除弊政,抵制外国侵略,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。48岁辞官南归,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。他的诗文主张“更法”、“改图”,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,洋溢着爱国热情,被柳亚子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流”。著有《定庵文集》,留存文章300余篇,诗词近800首,今人辑为《龚自珍全集》。著名诗作《己亥杂诗》共315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