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当然可以,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:
《次韵前人郡斋秋暑》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。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:
1. “老为乡郡止偷安”:诗人表示他已经老了,目前只是在其家乡担任一个职位以维持生计和生活稳定。“老为乡郡”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,“止偷安”说明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。 2. “自愧仙踪未易攀”:这里的“仙踪”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生活或成就,“未易攀”意味着自己离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,感到自愧不如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遗憾和无奈的情绪。 3. “八面松阴笼古寺,三秋桂子下灵山”:这两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。“八面松阴”描绘了一片松树环绕的古寺,给人一种幽静、凉爽的感觉。“三秋桂子下灵山”则描绘了秋季时灵山上的桂花盛开,飘香的景象。这两句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和宁静。 4. “良朋寄意诗篇里”:诗人与他的朋友们在诗篇中交流情感,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。 5. “高会追陪梦寐间”:在梦中与高级别的集会相伴,可能代表着诗人对更高层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6. “却忆会稽清旷处”:诗人回忆起会稽这个地方,那里曾经给他留下了清静、空旷的印象。这里的“会稽”可能代表了他心中理想的地方或者曾经的美好时光。 7. “樵风朝暮若邪弯”:樵风指的是山林间的清风,若邪弯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。整句话的意思是,在会稽那个地方,早晨和晚上都有清新的风吹拂,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对生活和理想的感慨。他感叹自己离理想还有距离,但身边又有美丽的景色和珍贵的友情。同时,他也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和理想的地方。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、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和过去的怀念。
赵抃
赵抃(biàn)(1008年—1084年), 字阅道,号知非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)人。北宋名臣。元丰七年(1084年),赵抃逝世,年七十七,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清献”。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长厚清修,日所为事,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。著有《赵清献公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