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卢坤峰梅竹鹧鸪图(一九六二年杭州作)

风动长梢春水滋,晴光煦煦逗南枝。
鹧鸪不报梅花落,满目苍山月上迟。

现代解析

好的,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为您分析这首诗词。

这首诗词名为《题卢坤峰梅竹鹧鸪图(一九六二年杭州作)》,是一幅描绘梅竹与鹧鸪的画作。诗词围绕这幅画展开,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。

首先,第一句“风动长梢春水滋”,描述了春天的景象。春风轻轻吹动梅竹的长枝,春水滋润着它们。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。

接着,第二句“晴光煦煦逗南枝”,描述了阳光明媚的天气,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南方的树枝上,让梅树显得更加生机勃勃。这句诗充满了生机和希望,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
然后,第三句“鹧鸪不报梅花落”,是一个转折。虽然春天美好,但鹧鸪鸟却并不报喜梅花开放的消息。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遗憾或者失落,也许是在表达作者对梅花的欣赏却无法与之共享的心情。

最后一句“满目苍山月上迟”,再次回到自然景象的描绘。满眼的青山在月光下显得宁静而深远,月亮升起的时间晚了些。这里可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,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淡淡的忧伤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,同时也透露出一些遗憾和忧伤的情感。这种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,使得诗词充满了韵味和魅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