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竹外梅》描绘了一幅冬日溪边梅竹相依的清新画面,通过生动的细节传递出高洁闲适的情趣。
前两句像一组镜头:白天诗人在溪边偶遇梅竹,被它们洒脱的姿态吸引;夜晚月光下,梅枝的影子斜映地面,营造出静谧氛围。"兴潇洒"和"影横斜"用拟人手法,让植物有了人的风骨。
中间四句用特写镜头展示细节:梅枝上残留的雪粒像珍珠点缀,三两朵梅花在竹叶间初绽。月光为梅镀上碎金般的光泽,溪中白鸥的翠羽与梅竹相映成趣。"金琐碎""翠交加"这些色彩描写,让画面有了流动的光影感。
结尾两句借典故升华主题:诗人把梅竹比作相约寻仙的雅士,自己则像拜访林逋(宋代隐居孤山的梅痴)的访客。这个巧喻将自然景物转化为精神知己,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全诗妙在三点:一是用"看月""赏雪""观鸟"等生活化场景展现文人雅趣;二是"雪""花""月光"等意象搭配出清雅的冬日美学;三是结尾的典故运用自然,把赏景提升到追寻精神境界的高度。读完仿佛能闻到寒梅幽香,看到月光在竹叶间流淌。
周巽
吉安人,字巽亨,号巽泉。尝参预平定道、贺二县瑶人起事,授永明簿。有《性情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