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浣溪沙·惜别》是一首集句词,巧妙拼接了五位唐代诗人的名句,共同描绘了一幅深秋离别的伤感画卷。
第一句借用李白诗句,用"玉女窗"这个仙气飘飘的意象,暗示离别时想透过窗户再看爱人一眼的不舍,一个"愁"字点明心情。
第二句化用权德舆的诗,像电影特写般捕捉到对方强忍泪水、沉默相对的细节,不用直说"伤心",但两人含泪对视的画面比任何语言都动人。
第三句来自许浑,描写分手的场景:在华丽衣裳(绮罗)飘动的地方,有人独自走向秋江。这里用衣着华美反衬内心凄凉,秋江的寒意更添离愁。
第四句李商隐的诗句写出离别后的孤寂:暮雨中青山静默,就像人散后空荡荡的心情。用山林的安静衬托人内心的失落,很有画面感。
第五句选用元稹描写夜深的诗句,残灯将灭时影子摇晃的景象,既写实又象征心情的低迷,就像快燃尽的蜡烛一样无力。
最后又回到李商隐,用"昨夜未开的酒缸"这个细节很妙——昨夜因为伤心没心情喝酒,今天独自斟酒,说明愁绪延续到此刻,借酒消愁的意味呼之欲出。
全篇就像用不同诗人的镜头拍了一部微电影:从临别的不舍,到分离的场面,再到独处的孤寂,最后借酒消愁。虽然每句出自不同诗人,但都围绕着"惜别"这个主题,情感层层递进,把离别后的空虚感写得淋漓尽致。最厉害的是,这些不同时代的诗句拼在一起,竟然像一个人写的那样自然流畅。
朱彝尊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