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过延寿寺访玉壶上人赋柬同游诸君子

看山随客过枫桥,下马寻僧问柳条。
古殿碧苔春寂寂,绀园红树晚萧萧。
能诗茅屋应堪赋,入社东林倘见招。
却忆旧游曾载酒,知心凉月坐吹箫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拜访寺庙的闲适场景,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淡泊情怀。

开头两句写诗人跟着朋友一起过桥看山,下马后向僧人打听柳树的情况,展现了随意自在的出游状态。"枫桥"、"柳条"这些寻常景物,在诗人笔下显得格外清新自然。

中间四句描写寺庙环境:古老的殿堂长满青苔,显得宁静寂寞;寺院里红色的树木在傍晚风中沙沙作响。诗人觉得这样简朴的茅屋最适合写诗,如果能被邀请加入文人雅集就更好了。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雅集的期待。

最后两句回忆从前与知己一起饮酒赏月的快乐时光,在清凉的月光下吹箫谈心。这个画面既温馨又带着几分惆怅,表达了诗人对知心好友的思念。

全诗语言平实自然,通过看山、访僧、观景、忆旧等生活片段,展现了文人追求闲适、崇尚高雅的生活态度。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与好友同游、把酒言欢的真挚情谊,以及远离尘嚣、亲近自然的闲适心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