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岩

南岩夫何为,山作天倚盖。
山南溪山复,飞顶压其外。
当空横广额,架屋喉舌内。
尝聆释氏说,仰覆各世界。
千间未可著,五亩良不隘。
清泠气射人,热恼从此溃。
崖奔木疏瘦,谷远鸟幽怪。
朅予与二子,高兴偶相戒。
松舟下清江,毛发数虾蟹。
篮舆上峻岭,幢节望杉桧。
李侯勋门胄,文彩山作绘。
赵君儒林孙,嫭美兰结佩。
不为城郭游,继此是于迈。
宁知老逾拙,意在精力退。
得居溪南山,食饮与山对。
夔魈入奥穾,云雨出绅襘。
顾此诚未逢,欣然与心会。
彭湖两崖蹙,泉作一线霈。
禅月古台空,灵境自明晦。
平生所驱使,诗酒俱好在。
天涯得吾侣,物外从所快。
便欲登赤城,一观天宇大(以上清曾燠《江西诗徵》卷一四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南岩》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南岩山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情怀。

诗的开头用夸张手法写南岩山的气势——它像天空的盖子一样宏伟,山南的溪流和山峰层层叠叠,山顶仿佛要压下来。接着写山中建筑的奇特:房屋建在悬崖的"喉咙"位置,像张开的大嘴。这里还提到佛教"仰覆世界"的说法(指宇宙的宏大结构),暗示自然之壮阔远超人力所能及。

中间部分细腻描写山中的清凉气息如何驱散烦恼,以及悬崖、树木、山谷、飞鸟构成的幽静景致。作者和两位友人(李侯和赵君)兴致勃勃地同游,时而乘舟顺江而下细数水中生物,时而坐轿上山眺望杉桧如仪仗队般整齐。特意点明两位友人的身份(一个将门之后善文采,一个书香门第如兰草佩饰),强调他们不爱城市繁华而钟情山水。

后段转向抒情:作者自嘲年纪越大越笨拙,其实暗含对山居生活的向往——与山对饮,看山间精灵(夔魈指山怪)出没,云雨变幻。当看到彭湖两山夹峙、泉水如线的奇景,以及古禅月台的幽静时,顿觉与内心追求完美契合。最后抒发豪情:有诗酒相伴,天涯得知己,真想登上更高的赤城山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。

全诗亮点在于: 1. 用"天盖""飞顶压其外"等夸张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山势 2. 通过"数虾蟹""望杉桧"等细节让游记生动有趣 3. 将佛教宇宙观与眼前山水结合,赋予自然神秘色彩 4. 结尾"诗酒""知己""登赤城"层层递进,展现文人雅士的洒脱

本质上是通过一次山水之游,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惊叹和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,充满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山水情怀和哲学思考。

晁谦之

(1090~1154),字恭祖,其先澶州人,居信州(今江西上饶)。高宗绍兴九年(1139),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,右司员外郎、权尸部侍郎。卒于铅山鹅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