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邵先生居

竹坞斜开径,茅檐半卷书。
幽闲入高卧,淡薄见平居。
乱水随酾引,残花不扫除。
因君动高兴,回首想吾庐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闲适生活,字里行间透着自然与淡泊的韵味。

前两句"竹坞斜开径,茅檐半卷书"像一幅水墨画:竹林间的小路自然弯曲,茅草屋檐下随意摊开的书卷。不用刻意修饰,就展现出主人随性自在的生活状态。

中间四句进一步描写这种生活情趣。"幽闲入高卧"说主人高枕而卧的悠闲,"淡薄见平居"体现他清心寡欲的日常。接着用"乱水随酾引"(让溪水自然流淌)、"残花不扫除"(任由落花留在地上)两个细节,生动表现了顺应自然、不刻意打理的生活哲学。
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诗人说自己被友人的生活触动,开始想念自己的住处。这里的"高兴"不是指开心,而是指兴致、雅兴。整首诗通过描写友人的隐居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、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自然的语言,描绘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图景。没有华丽辞藻,却通过竹林、茅屋、流水、落花等寻常景物,传递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淡泊的心境。

韩维

韩维(1017年~1098年),字持国,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人。韩亿子,与韩绛、韩缜等为兄弟。以父荫为官,父死后闭门不仕。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,不久出通判泾州。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。英宗即位,召为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知通进银台司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年)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。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,出知襄州,改许州,历河阳,复知许州。哲宗即位,召为门下侍郎,一年馀出知邓州,改汝州,以太子少傅致仕。绍圣二年(1095年)定为元祐党人,再次贬谪。元符元年卒,年八十二。有集三十卷,因曾封南阳郡公,定名为《南阳集》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。《宋史》卷三一五有传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