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花吟

昨日花开树头红,今日花落树头空。
花开花落寻常事,未必皆因一夜风。
人生为(一作行)乐须少年,老后(一作去)看花亦可怜。
典衣沽酒花前饮,醉扫落花铺地眠。
风吹花落依芳草,翠点胭脂颜色好。
韶光有限蝶空忙,岁月无情人自老。
眼看春尽为花愁,可惜朱颜变白头。
莫遣花飞江上去,残红易逐水东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落花比喻人生,道出了青春易逝、及时行乐的道理,语言直白却充满哲理。

前四句用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开篇:昨天枝头还开满红花,今天就凋零一空。但诗人指出,花落不全是风的错,暗示人生起伏本是常态。这里用花开花谢比喻人生无常,自然规律无法抗拒。

中间八句是核心观点:年轻时要及时行乐,老了看花都带着心酸。诗人甚至说可以典当衣服换酒,醉倒在落花铺成的地毯上。这里"醉扫落花铺地眠"的描写既浪漫又带着几分颓废,把及时行乐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后四句用蝴蝶空忙、岁月无情强化青春易逝的紧迫感。

最后六句情绪转向深沉:看着春天将尽、红花变白,就像看自己容颜老去。最精彩的是结尾两句,用"莫遣花飞江上去"的担忧,带出"残红易逐水东流"的警句——凋落的花瓣随水流走,就像我们的青春一去不返。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,把全诗对时光流逝的焦虑感推到了顶点。

全诗妙在把说理藏在生动的画面里:用花开花落讲人生规律,用醉卧花间写及时行乐,用流水残红叹岁月无情。虽然主题是老生常谈的"珍惜时光",但通过落花这个意象,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可感可触,读来既有画面美,又引人深思。

于谦

于谦(1398年5月13日-1457年2月16日),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。汉族,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。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,得到明宣宗器重,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。明英宗时期,因得罪王振下狱,后释放,起为兵部侍郎。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,郕王朱祁钰监国,擢兵部尚书。于谦力排南迁之议,决策守京师,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。瓦剌兵逼京师,督战,击退之。论功加封少保,总督军务,终迫也先遣使议和,使英宗得归。天顺元年因“谋逆”罪被冤杀。谥曰忠肃。有《于忠肃集》。于谦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“西湖三杰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