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善长山水
画师今赵原,东吴谅无双。
寸毫九鼎重,乌获力靡扛。
翠树拥羽旂,深崦敞云窗。
参差见罍斝,不无酒盈缸。
老山石黄色,插脚琉璃江。
隐若赤壁垒,势压曹魏邦。
何当柔猛虎,蛟鳄遂我降。
欠伸列仙崖,嚏咳渔蛮矼。
寸毫九鼎重,乌获力靡扛。
翠树拥羽旂,深崦敞云窗。
参差见罍斝,不无酒盈缸。
老山石黄色,插脚琉璃江。
隐若赤壁垒,势压曹魏邦。
何当柔猛虎,蛟鳄遂我降。
欠伸列仙崖,嚏咳渔蛮矼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赵善长山水》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,赞美了画家赵原(字善长)笔下山水的非凡气势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第一部分(前四句)
直接夸赞赵原是苏州一带最厉害的画家,说他笔下的一点点墨迹都像九鼎一样有分量,连古代的大力士乌获都扛不动。这里用"寸毫九鼎"的夸张对比,突出画作给人带来的震撼感。
中间部分(五到十句)
具体描写画中景色:
- 青翠的树林像仪仗队的羽毛旗,深山里敞开的云雾像窗户
- 隐约可见的酒器(罍斝)暗示画中有饮酒的场景
- 老山石呈现黄色,山脚浸在琉璃般清澈的江水中
- 山势像赤壁战场一样险要,气势压倒了曹操的军队
这些描写把静态的山水画说活了,既有细腻的细节(酒器、山石颜色),又有宏大的战争比喻。
结尾部分(最后四句)
诗人展开想象:
- 希望画中的猛虎能变得温顺,蛟龙鳄鱼都乖乖听话
- 仙人可能在悬崖上伸懒腰,渔民在桥上打喷嚏
用幽默的想象(仙人打哈欠、渔民打喷嚏)给壮丽的山水画增添生活气息,说明画作既震撼又亲切。
全诗最妙的是两种反差:
1. 大小的反差 - 把细小的笔触比作重鼎,把小桥上的渔民和宏伟山水并置
2. 动静的反差 - 静态的画作里藏着虎啸龙吟、仙人活动的动态想象
通过这些描写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画作的逼真传神,更能体会到诗人看画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