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,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。
开头两句点明时间——五月初夏将至,气候开始变化,暖风从南方吹来,整个城市都沐浴在温暖的气息中。这里用"薰然"形容暖风轻拂的感觉,非常生动。
接下来四句写景:阳光驱散了连日的阴霾,林间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。诗人突然意识到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,转眼间就从昨天到了今天。这里"俯仰"二字用得巧妙,形象地表现了时间流逝之快。
后六句转入抒情:诗人说自己要顺应时令,准备祭祀活动。但他感到惭愧,因为家境贫寒,祭品只有简单的鱼和豆类。不过值得欣慰的是,家族朴素的家风没有丢失,虽然只能吃粗茶淡饭("糁藜藿"指粗劣的食物),但也心满意足。
全诗通过描写季节变化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,以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,虽然生活清苦,但能保持良好家风,诗人感到欣慰。这种知足常乐、重视精神传承的情怀,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