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挽联是写给晚清名将曾国荃的悼念之作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上联赞美曾国荃的功绩:说他平定战乱造福百姓,既能打仗(武达)又懂治国(文通),是辅助清朝中兴的重要人物。特别是他在南京(建业)的功绩,就像长江水一样恩泽深远。
下联写作者与逝者的交情:说自己曾有幸得到曾国荃的赏识(青睐),听过他的教诲(宏谟明训)。遗憾的是相处时间太短(期月),如今只能像古人悼念羊祜(岘山碑典故)那样伤心落泪。
全联通过"戡乱"与"修谒"、"恩深"与"泪坠"的对比,既展现了曾国荃作为国家栋梁的功业,又表达了作者失去良师益友的悲痛。用南京长江水和岘山碑的典故,把个人哀思升华到历史高度,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对民族功臣的深切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