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陌二首

莺声满御堤,堤柳拂丝齐。风送名花落,香红衬马蹄。
珂珮逐鸣驺,王孙结伴游。金丸落飞鸟,乘兴醉青楼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洛阳陌二首》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唐代贵族春游的奢华场景,我们可以分两个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首像一组动态特写镜头: 开头用黄莺的叫声和柳条拂动的画面,立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。后两句很有创意——风吹落花瓣,飘落的红花竟然巧妙地衬托着马蹄,仿佛给奔驰的马匹铺了一条鲜花地毯。这里用"香红"二字,既写出了视觉上的艳色,又带着花朵的香气,让读者仿佛能闻到春天的味道。

第二首转向贵族子弟的游乐生活: "珂珮"是玉饰的碰撞声,"鸣驺"指马队的喧嚣,开篇就用声音烘托出热闹场面。贵族公子们结伴出游,他们用金弹丸射飞鸟取乐(唐代贵族确有这种奢侈游戏),玩尽兴后又去酒楼畅饮。最后"乘兴"二字特别传神,把这群富贵闲人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全诗最妙的是对比手法:自然界的莺啼柳绿、落花飘香,与人类社会的金丸射鸟、纵酒狂欢形成鲜明对照。诗人没有直接评价,但通过这种并置描写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贵族生活的奢靡与自然的纯真之美。语言上"香红衬马蹄"这样的表达,既通俗又新颖,展现出诗人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。

顾况

顾况(生卒年不详),字逋翁,号华阳真逸(一说华阳真隐)。晚年自号悲翁,汉族,唐朝海盐人,(今在浙江海宁境内)人。唐代诗人、画家、鉴赏家。他一生官位不高,曾任著作郎,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,贬饶州司户参军。晚年隐居茅山,有《华阳集》行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