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与友人重逢的感慨,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思考。
前两句写作者在九江驿站感受到春风,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分离的日子。"怀清隔晓钟"暗示清晨钟声响起时对友人的思念,展现了深厚的友情。
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部分:
- "思白有人伤柳色"用柳色象征离别愁绪,表达对友人的牵挂
- "依刘无地感萍踪"以浮萍比喻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
- "半生力学羞长剑"说自己半生苦读却未能建功立业,感到惭愧
- "两载心期信短筇"指两年来一直期待与友人重逢,如今终于实现
最后两句以"九叠屏"(高山)比喻友人高尚的品格,说既然友人相邀,自己愿意追随。这里的"远公"既是对友人的尊称,也暗含对隐士生活的向往。
全诗通过春风、柳色、浮萍等意象,将友情、人生抱负和自然景物融为一体,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。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,也有对当下重逢的欣慰,更有对未来的期待,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董嗣杲
董嗣杲,字明德,号静传,杭州(今属浙江)人。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。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。宋亡,入山为道士,字无益。嗣杲工诗,吐爵新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