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山水画面,同时融入了诗人的回忆与情感。
前两句"亭覆脩篁瑟瑟,崖临流水淙淙"勾勒出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:竹亭被高高的竹林环绕,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;山崖边溪水潺潺流动。诗人用"瑟瑟"和"淙淙"两个拟声词,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吹竹叶的声响和溪水流淌的声音,画面顿时生动起来。
后两句"记得会稽山下,暮春游目曾逢"笔锋一转,从眼前景致联想到往昔记忆。诗人说:这样的美景让我想起曾经在会稽山下,也是这样一个暮春时节,我漫游时遇见过类似的景致。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。
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实景到回忆的转换,虚实结合
2. 通过声音描写让静态画面变得有声有色
3. 用"记得"二字自然引出情感,让写景不流于表面
4. "暮春"点明时节,暗示着一种淡淡的时光流逝之感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巧妙联想,让读者能感受到他面对美景时那份悠然自得又略带怀念的心境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