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是宋代禅宗文人创作的一首赞颂僧人的诗,通过描绘僧人的外貌和精神状态,表达了对僧人品格和修行境界的赞美。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通俗分析:
1. 须发老白,眉目穷愁:
这里描述了僧人的外貌,刻画了一个白发苍苍、满脸忧愁的老僧形象。这并不是说他真的老得可怕,而是通过这种描述,暗示他的修行已经非常深入,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,心灵上也饱经风霜。
2. 六窗寒照雪,一点冷摩秋:
“六窗”指的是僧人的心灵之窗,这里形容他的心像寒冷的冬天里飘雪的窗户,充满寒冷和孤寂。而“一点冷摩秋”则是形容他的内心如秋天寒冷的一点,孤独而清冷。这样的描绘,让我们感受到禅宗修行者内心的深处,孤独而坚韧。
3. 乾处著脚,闹里刺头:
这两句比较抽象,用了一个对比的修辞手法。“乾”指干燥、旷野,这里形容的是僧人能够在寂静中安顿自我;“闹”则是喧嚣、热闹的地方,“刺头”形容尖锐,这里的意思是僧人能够在繁华的世间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精神,不被外部环境所迷惑。
4. 枢静机活兮,全放全收:
“枢”指的是门轴,这里用来比喻修行的中心或关键。“枢静机活”意思是关键处保持静心,但机巧灵活;“全放全收”则是说在修行中,既能完全放开自我,又能完全收回,把握好进退之道。整句诗表达了僧人在修行中的灵活与自如,既不拘泥于形式,又能随心所欲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老僧的形象,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坚韧、智慧与超越,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和哲学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