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国家安定繁荣、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图景。
前两句写国家统一、天下太平:历经五代更迭,天下终于归于统一,车同轨、书同文,万里疆域共享太平盛世。
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和平景象:
- 边疆安宁,胡人的战马不再侵扰边关("胡马不窥光禄塞"),汉家军队只需日常操练("汉家常肄羽林兵")。
- 百姓生活悠闲自在,有人在柳树下玩投壶游戏("柳间自诧投壶乐"),有人在桑田边安心耕作("桑下方安佩犊行")。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:国家四方安定无事("高枕四封无一事"),我这个读书人竟有幸治理一方("腐儒何幸偶专城")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太平盛世的满足与感恩。
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和谐安宁的社会画卷,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治国理政的自豪感。
曾巩
曾巩(1019年9月30日-1083年4月30日,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-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),字子固,世称“南丰先生”。汉族,建昌南丰(今属江西)人,后居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西)。曾致尧之孙,曾易占之子。嘉祐二年(1057)进士。北宋政治家、散文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为“南丰七曾”(曾巩、曾肇、曾布、曾纡、曾纮、曾协、曾敦)之一。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