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春

百花感阳和,次第变枯槁。
寒梅秀腊前,红叶媚春杪。
无端造化儿,戏剧何小小。
迎春复送春,堪笑枝间鸟。
我以虚静观,一室乾坤悄。
平生诵圣言,闻道亦颇早。
了兹色相空,宁复问先后。
冥心大化俱,左肘从生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四季变化为背景,通过自然景物探讨人生哲理,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。

开头用百花在暖阳中盛开又凋零的对比("百花感阳和,次第变枯槁"),带出寒梅与红叶在不同季节绽放的反常现象(寒梅冬天开,红叶春天艳),暗喻生命无常。诗人把自然变化比作"造化儿"(大自然)的恶作剧,用"戏剧何小小"这种口语化表达,说这些变化就像儿戏般微不足道。

中间观察到枝头鸟儿忙碌迎送春天的可笑("堪笑枝间鸟"),转而描写自己静观世界的状态。用"一室乾坤悄"这样生动的比喻,说在小房间里也能感受天地宁静,体现道家虚静思想。提到自己虽然早读圣贤书("平生诵圣言"),但真正明白道理需要时间。

结尾用佛教"色相空"的概念,说看透物质表象后就不必纠结先后。最后用"左肘生柳"的典故(《庄子》中比喻顺应自然的变化),表达与自然合一的心境。全诗把深刻的哲理藏在日常观察中,像聊天一样娓娓道来,让读者从花开花落中体会超脱的人生态度。

郭印

宋成都双流人,字信可,晚号亦乐居士。郭绛子。徽宗政和进士。累任铜梁、仁寿等县令。高宗绍兴十八年,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、举人不当降一官。终部刺史。与秦桧有庠序旧,绝不与通,家居十八年。性嗜水竹。工诗,与蒲大受、冯时行、何耕道为诗友。有《云溪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