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宴会的场景,充满豪迈洒脱的江湖气息。
前两句写景:高耸的城墙守护着城市,不知是谁家的华丽楼阁隔着江岸遥遥相望。这里用"万丈高城"展现壮阔气势,"隔江津"暗示即将远行的离别氛围。
后两句写宴会:这场送别宴不需要歌女助兴,因为随风摇曳的杨柳和盛开的荷花已经簇拥着醉意朦胧的人们。诗人用"杨柳芙蓉"代替红袖佳人,既表现自然之美,又暗含"醉翁之意不在酒"的洒脱——真正的送别情谊不需要外在排场。
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江湖儿女的豪情:城墙再高挡不住远行,江水再宽隔不断情谊,没有脂粉堆砌的宴会反而更显真挚。最后"拥醉人"的描写,既是对当下欢聚的定格,也暗含对前程的祝福——愿远行者一路都有美好风景相伴。
徐渭
徐渭(1521—1593),汉族,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天池山人,或署田水月、田丹水,青藤老人、青藤道人、青藤居士、天池渔隐、金垒、金回山人、山阴布衣、白鹇山人、鹅鼻山侬等别号。中国明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、军事家。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,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,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