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秋日山寺图景,通过视觉、听觉的细腻刻画,传递出超脱世俗的禅意。
开篇用"龙潭喷雪"形容瀑布飞溅的白色水花,配合潺潺水声,瞬间激活读者的感官。老柘树上野鹤栖息,一动一静间展现自然的生命力。三四句用"白云铺路""红叶染山"的强烈色彩对比,既突出寺庙的清幽,又渲染出秋日的绚烂——白云的凉意与红叶的暖色在古寺周围形成奇妙平衡。
后四句转入人文气息:樵夫的谈笑从夕阳里传来,采药僧人背着满篓青翠归寺,这些日常画面充满烟火气,却又与自然完美融合。最后两句是诗眼:当人们置身这样的环境,功名利禄的执念自然被洗净,连衰老的容颜都因领悟佛法而焕发光彩。
全诗妙在将"有声有色"的景物(水声、人语、红白青翠)与"无欲无求"的心境结合,就像用热闹的色彩画出最宁静的境界。寺庙在这里不仅是建筑,更成为连接自然与心灵、喧嚣与淡泊的桥梁,让人在美景中不知不觉放下执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