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道民祁太翁
双辉日月正高悬,梁孟齐眉亦后先。灵椿一株尚未老,丹桂五色相鲜妍。
欲倩辋川进图画,聊向诗中传画意。城南甲第寿星明,阉著复为祁午至。
时当雷静昼夜分,我亦近公芳诞辰。贺公已列耆英会,子瞠若后愧罔闻。
昔有十郎公不让,俨称谬推予少长。伯仪叔侃俱兰盟,季僖吾弟忝函丈。
三代之德我熟知,满前朱紫更荣施。百千万亿今兹始,九如五福无异辞。
自古长生有秘授,玉浆金液称不朽。定知柱下再传公,许予望气与之否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,歌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(祁太翁)和他的家族。全诗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开篇用"日月双悬"比喻老人夫妇像太阳月亮一样光辉,夫妻恩爱(梁孟是古代恩爱夫妻的代称)。接着夸赞老人像不老的灵椿树(象征长寿),子孙像五彩的丹桂一样出色。
诗人想请画家(辋川指唐代画家王维)把这场面画下来,但暂时先用诗歌来描绘。说老人住的豪宅上空有寿星高照,家族兴旺(祁午是春秋时晋国贤臣,这里比喻老人的子孙优秀)。
提到祝寿时间在春分时节(雷静昼夜分),诗人说自己和老人生日相近。老人已被列入"耆英会"(宋代文彦博组织的老年精英聚会),而诗人自谦说自己的儿子辈还比不上老人家族。
后段用家族三代美德作铺垫:老人像古代贤人十郎公般谦让,子孙(伯仪、叔侃、季僖等)都像兰花一样高洁。满眼看到的都是穿红紫官服的显贵(朱紫指官服),各种吉祥话(九如五福)都说尽了。
结尾用道教长生术(玉浆金液)的典故,预言老人会像老子(柱下指老子)那样长寿,诗人开玩笑问老人是否同意这个说法。全诗通过吉祥的比喻和家族荣耀的描写,表达了对长者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