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友人去茆山游玩的生动画面,充满欢快氛围和神秘色彩。
前两句用"鸟啼花笑"这样拟人化的描写,让整个春天都活了起来,仿佛鸟儿在唱歌、花儿在欢笑,阳光暖融融的,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送别氛围。"路入青云白石门"则勾勒出一条通往高山的神秘小路,白石门暗示着山中可能有仙人居所。
后两句最有意思,诗人半开玩笑地提醒朋友:你到了山里可要睁大眼睛好好看啊,说不定遇到的"老和尚"就是传说中的茆山仙人呢!这种将现实与传说巧妙结合的写法,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,又给平凡的送别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。
整首诗妙在:
1. 用欢快的春日景象冲淡了离别的伤感
2. 把普通的登山之旅写得像一场寻仙探险
3. 最后一句的玩笑让整首诗顿时活泼起来,读来会心一笑
就像现在朋友要去旅游,我们半真半假地说"小心遇到山里的神仙哦",既表达了祝福,又显得亲切有趣。
贯休
贯休(832~912),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