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宫词

禁门际晓开,敕放如花女。
起作辞宫妆,低头泪如雨。
所悲入宫早,不恨出宫迟。
十年闭永巷,妾貌犹昔时。
当窗理镜奁,容华良独惜。
君王岂无恩,妾自未相识。
同时良家子,多在昭阳宫。
齐纨虽皎洁,不如蜀锦红。
旧家送我时,愿妾承天眷。
归去姊妹行,含羞说金殿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宫女被放出宫的故事,用第一人称"妾"的视角,生动展现了古代宫廷女性的无奈与心酸。

开篇描写天刚亮宫门打开,皇帝下令放出一批年轻宫女。宫女们梳妆打扮准备离宫时,忍不住低头落泪。这里"如花女"的比喻暗示她们本应像花儿一样绽放,却被困在深宫。

接下来解释了她悲伤的原因:不是嫌出宫太晚,而是后悔进宫太早。在冷宫般的永巷关了十年,容貌虽未改变,但青春已逝。"当窗理镜奁"这个细节特别动人,她对着镜子梳妆,惋惜自己依然美丽的容颜,却从未得到君王垂青。

诗中提到其他同期进宫的姑娘很多都去了昭阳宫(得宠妃子的住处),用"齐纨虽皎洁,不如蜀锦红"的对比,暗示自己像素绢一样清白简单,不如别人像蜀锦那般艳丽得宠。

最后回忆当年家人送她进宫时,都盼着她能获得皇帝宠爱。如今回家,却要羞于向姐妹提起宫中的经历。这个结尾特别扎心,展现了现实与期望的巨大落差。

全诗通过一个普通宫女的视角,揭露了宫廷制度对女性的摧残。没有激烈控诉,只是平静地讲述照镜子、收拾行李、回忆往事这些日常细节,却让人感受到深重的压抑和无奈。诗中"十年闭永巷"与"妾貌犹昔时"的对比,尤其凸显了被浪费的青春之美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

赵执信

赵执信[shēn](1662~1744)清代诗人、诗论家、书法家。字伸符,号秋谷,晚号饴山老人、知如老人。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。十四岁中秀才,十七岁中举人,十八岁中进士,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。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《长生殿》戏剧,被劾革职。此后五十年间,终身不仕,徜徉林壑。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,然论诗与其异趣,强调“文意为主,言语为役”。所作诗文深沉峭拔,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