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清廉能干的地方官被调回中央升职的故事,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:
前两句说这位姓钱的地方官(北海太守)像汉朝著名清官大农令一样廉洁,现在他要调回中央担任类似的要职了。这里用汉朝的好官作对比,突出他的优秀。
中间四句是重点:他治理的地方政绩突出(高治行),延续了前人的好作风(继前风)。在灾荒年头(饥馑)能把地方管好很不容易(难於政),正是靠他踏实勤政(循良)才取得这些成绩(茂厥功)。这几句像一份"干部考核评语",具体说明他为什么能升官。
最后两句是期许:希望他把地方上"不折腾"的治理经验(清静对)推广到全国(四方同)。这里"清静"指不劳民伤财的治理方式,类似我们现在说的"简政放权"。
全诗亮点在于: 1. 用具体政绩代替空泛夸奖,说他在困难时期仍能做好工作 2. 强调好官不仅要清廉,更要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. 最后上升到治国理念,体现作者的政治眼光
就像现在写"某市长因扶贫成效显著被提拔到中央,希望他把成功经验推广全国",既有事实又有格局,还传递了"当官要为民办事"的正能量。
唐仲友
(1136—1188)宋婺州金华人,字与政,号说斋。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,为西安主簿。三十年复中博学宏词科。历建康府学教授、秘书省正字。上万言书论时政,孝宗纳之,召除著作佐郎,出知信州、台州。治政理财颇有建树,为学多与朱熹相左。后为朱熹劾罢。归而益肆力于学,著述颇丰。有《六经解》、《诸史精义》、《帝王经世图谱》、《九经发题》、《陆宣公奏议解》、《天文详辨》、《地理详辨》、《愚书》、《说斋文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