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答周提刑二首(与道) 其一

负弩先驰入翠蓝,溪光山绿拥征骖。
夜堂数刻谈名理,却胜平生四海参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(周提刑)出行的场景,以及作者与他短暂却深刻的交流。

前两句写出行画面:官员带着仪仗队("负弩"指背着弓箭的随从)率先进入青翠的山林,溪水的波光和山间的绿色簇拥着行进的车马。这里用"翠蓝"形容山林的颜色,画面清新明亮,让人仿佛看到一支队伍在山水间穿行的生动景象。

后两句写夜间交谈:晚上在厅堂里短短几刻钟的谈话,讨论人生道理("名理"),却比一生四处游历求教("四海参")收获更大。这里突出了知音相逢、思想碰撞的可贵——有时候一次高质量的深入交流,胜过无数泛泛的社交。

全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"溪光山绿拥征骖"这样拟人化的描写,让自然景物变得亲切生动
2. 通过出行与夜谈的对比,突出精神交流的重要性
3. "数刻"与"平生"的时间对比,形成强烈反差,强调瞬间的价值可能超过漫长岁月

这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与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",传递出遇到知己时那种相见恨晚、收获满满的喜悦。

饶节

饶节(1065~1129),宋代诗僧。字德操,一字次守,自号倚松道人、倚松老人,出家后法名如壁。江西临川人,江西诗派重要诗人。就学于吕希哲,与谢逸、汪革、谢薖并称为“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”。其诗淳真朴实,华而不绮,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