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的复杂心情,既有对漂泊人生的感慨,也有对真挚友情的珍视。
前两句说两人像浮萍一样偶然在天涯相遇,却一见如故。虽然各自漂泊,但只要有老朋友在的地方,总能得到温暖的接待。这里用"萍合"比喻人生漂泊,"海内逢迎"表现友情的温暖。
中间四句是重点。"十年身计伤飘泊"写十年来为生活奔波的心酸,"三世交情见死生"用夸张手法说他们的友谊经得起生死考验。"雁去西山"、"客来易水"用冬日景象烘托沧桑感,大雁飞走、积雪消融、暮云低垂,都在暗示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。
最后两句直接抒情:世道艰难、路途遥远,风尘阻隔让相聚不易。诗人特别感动于朋友特意在路边等候的情谊,"班荆道左"这个典故是说朋友折下荆条铺地,就坐在路边等他,这份情谊让他既感动又惭愧。
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生两大主题:生活的艰辛和友情的珍贵。漂泊的苦涩与重逢的喜悦交织,冬日景物与沧桑心境呼应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既温暖又心酸的人生况味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