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对比的春日景象,通过柳树的意象传递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。
前两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:朱红色的大门深处藏着幽静的庭院,而一条朴素的小路两旁绿柳成荫。这里用"朱门"和"绿阴"形成色彩对比,暗示着富贵与自然的并存。
后两句笔锋一转,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柳树"回眸一笑",仿佛在嘲笑那条车马往来的阳关大道。这里的"阳关道"象征着世人追逐的名利之路,而"匹马区区"则生动表现了在这条路上孤独前行的艰辛。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柳树的视角看世界,赋予自然景物人的情感
2. 通过"朱门"与"绿径"、"阳关道"与"柳色"的对比,暗示富贵与淡泊的不同人生选择
3. 最后两句的"笑"字用得巧妙,既写柳枝摇曳之态,又暗含对世俗追求的淡然态度
这首诗告诉我们:有时候看似平凡的自然景物,反而比熙熙攘攘的人世更值得驻足欣赏。诗人通过柳树的形象,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汲汲营营人生的反思。
史浩
史浩(1106年—1194年),字直翁,号真隐。明州鄞县人,南宋政治家、词人。高宗绍兴十五年(1144年)进士,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,升为国子博士。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,以此受知于朝廷,绍兴三十二年,宋孝宗即位,授参知政事。隆兴元年,拜尚书右仆射。淳熙十年,除太保致仕,封魏国公。宋光宗御极,进太师。绍熙五年,薨,年八十九,封会稽郡王。宋宁宗登基,赐谥文惠。嘉定十四年,以子史弥远贵,追封越王,改谥忠定,配享孝宗庙庭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