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穿越险峻山岭的旅程,充满画面感和生活气息。
开头两句"绝巘疑无路,披蓁雾里行"就很有冲击力:走在陡峭的山路上,感觉前面好像没路了,只能拨开茂密的草木在雾气中前行。这种描写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山路的险峻和行路的艰难。
接着"千寻皆鸟道,四壁半猿声"继续强化这种感受:整条山路都像鸟儿飞行的路径一样险峻,四周岩壁上回荡着猿猴的叫声。这里用鸟道和猿声来衬托山势的险要,很有想象力。
中间突然笔锋一转,出现温馨的生活场景:"田父扶犁出,山僧倚锡迎"。农民扶着犁具出来劳作,山里的僧人拄着锡杖来迎接。这两句让冷峻的山景突然有了人情味,也暗示终于走出了最险要的地段。
最后"停骖聊买醉,霜月满孤城"是点睛之笔:停下马车买酒解乏,看到寒霜中的月光洒满孤城。这个结尾既洒脱又带着几分孤寂,把旅途的疲惫和看到的美景都包含其中。
整首诗就像一部微型的旅行纪录片,从开始的艰难险阻,到中途遇到的人和事,再到最后的休憩与感悟,层次分明。诗人用简练的文字,把一次普通的山行写得惊心动魄又充满生活情趣,展现了高超的写景能力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