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元旦时节冬去春来的生机景象,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。
前两句"东风吹鼓柳梢雪,一夜挽回天下春"用动态的描写展现季节更替:东风像鼓风机一样吹落柳枝上的残雪,仅用一夜时间就让世界重新焕发春意。"挽回"二字用得巧妙,仿佛春天是被东风抢救回来的,赋予自然现象拟人化的情感。
后两句"从此阳春应有脚,百花富贵草精神"继续发挥想象力:春天从此像长了脚似的在人间漫步,带来百花争艳、草木精神的繁荣景象。把春天拟人化为有脚的精灵,花草也像人一样有了"富贵"和"精神"的状态,这种写法让整个画面顿时活泼起来。
全诗最精彩的是用日常事物构建出春临大地的喜悦:东风、柳梢、百花、小草这些寻常景物,通过"吹鼓"、"挽回"、"有脚"等动词的巧妙运用,变成了会表演的春天使者。没有直接说"我多高兴",但字里行间都跳跃着诗人对新春到来的欢欣之情。这种把抽象的季节变化写得具体可感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。
白玉蟾
白玉蟾(1134~1229),南宋时人,祖籍福建闽清,生于海南琼州,内丹理论家。南宗的实际创立者,创始金丹派南宗,金丹派南五祖之一。生卒年待考,原名葛长庚,本姓葛,名长庚。字如晦,号琼琯,自称神霄散史,海南道人,琼山老人,武夷散人。幼聪慧,谙九经,能诗赋,长于书画,12岁时举童子科,作《织机》诗;才华横溢,著作甚丰。自幼从陈楠学丹法,嘉定五年(1212)八月秋,再遇陈楠于罗浮山,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