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挽联是作者悼念岳父(姚外舅)的作品,情感真挚而复杂,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对逝者的痛惜和不平。
上联写作者的悲痛:"我知道今天(岳父去世)的事实已无法改变,还有什么怨恨能比这更深刻?现在我只能被悲伤牵连着,和你一起痛哭罢了。"——这里没有华丽的修辞,而是用"何恨能加""牵连并哭"这样直接的表达,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回天的钝痛。
下联为逝者鸣不平:"您在世时明明是个清白正直的人('更无缘遭诠'指不该被诋毁),为什么要受尽委屈就这样死去?"——"奚为"(为什么要)这个反问特别有力,既是对命运不公的质问,也暗含对现实黑暗的控诉。最后"死之"二字戛然而止,像一声沉重的叹息。
全联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憋屈感":作者既痛心亲人离世,更愤怒于好人不得善终。没有刻意美化死亡,而是用"委屈而死"这样直白的说法,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人生苦难。这种不修饰的愤怒与哀伤,反而比很多华丽哀辞更有冲击力。
范当世
范当世(1854~1905))字无错,号肯堂,因排行居一,号伯子。原名铸,字铜士。江苏通州(今南通市)人。清末文学家、诗文名家、桐城派后期作家,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。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,常相与谈论政事,自负甚高,而终身坎坷。诗多沉郁苍凉之作,著有《范伯子诗文集》。2008年4月16日,“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”开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