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 其二

万个琅玕绕舍栽,拂檐金翠曙光开。寻常每梦鸾笙下,彷佛遥骖鹤驾来。

千尺洋州休制袜,一竿严濑独登台。白头天与归欤便,短策行吟石径苔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环绕、充满仙气的隐居生活图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。

前两句写实景:成千上万的翠竹环绕着房舍生长,清晨阳光洒在竹叶上,金色与翠色交相辉映。这里用"琅玕"(美玉)比喻竹子,突出其珍贵高雅。

中间四句转入想象:诗人常梦见仙乐(鸾笙)飘落竹林,仿佛驾着仙鹤车驾而来。借用"洋州制袜"(唐代文人用竹纤维制袜的典故)和"严濑垂钓"(东汉严光隐居钓鱼的典故)两个历史故事,表明自己不愿效仿前人刻意标榜清高,只想独自在竹台享受自然。

最后两句直抒胸臆:头发已白的老者,正好顺应天意回归自然,拄着短竹杖漫步在长满青苔的石径上吟诗。一个"与"字巧妙点出这种闲适生活是上天的恩赐。

全诗以竹为线索,将实景、典故与抒情自然融合,通过清晨竹林的清幽、仙境的缥缈、历史人物的对比,最终落脚于诗人朴实无华的隐居之乐。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白发老人漫步苔径的形象,传递出历经沧桑后返璞归真的生命感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