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夜,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的感受,传递出浓浓的忧愁和失落感。
前两句"西风妒秋月,浮云重叠生"用拟人手法,说西风好像嫉妒中秋明月,故意吹来层层乌云把月亮遮住。这种写法让自然现象有了人的情感,显得生动有趣。
中间四句写没有月亮的夜晚给人的感受:整晚看不见月光,眼睛好像失明一样难受;站着怕腿会断(形容站太久),坐着又觉得秋天的愁绪要把人淹没。这里用夸张的手法,把看不见月亮的失落感写得非常强烈。
最后两句更进一步:本来就很愁苦了,偏偏还有无数秋虫在台阶周围鸣叫,更添烦扰。虫鸣本是自然现象,但在愁人耳中却成了恼人的噪音。
全诗妙在把"中秋无月"这件小事写得如此深刻。通过西风、浮云、秋虫等自然景物,配合人站也不是、坐也不安的焦躁,把那种期待落空的失望、佳节无月的惆怅,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很伤心",但每个景物、每个动作都在替他说出这份失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