赋赠丁茂才锡勋从内兄

昔日君家富华藻,琴书冠佩春风好。
老成凋谢(君父,故进士)危乱来,全家航海辞蓬岛。
楼台亭阁烽火中(君故楼屋,半灰兵火),丁令重归颜欲老。
中原山水已沈沈,故里风烟殊草草。
君来已叹风景非,君怀不与当初违。
过我床头论书史,奇气激昂风雨飞。
三、四年间两相见,闽山、台海开生面。
旧时头责不余嘲⑴,今日神交不汝倦。
纵谈时事更谈诗,海外今无此襟期。
五千年史三更展,五大洲图四壁披。
时时激我功名念,夜永灯抽一尺燄。
上岸已同张子舟,冲霄欲作干将剑。
君今踪迹又一年,去帆阻滞蛟螭涎。
他日未署青山券,此间先买阳羡田⑵。
可叹辞母别妻子,弟兄三人寄于此!
北风萧萧吹海涛,不免望云又拊髀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写给丁锡勋的赠诗,主要讲述了丁家从兴盛到衰落的经历,以及两人在乱世中的深厚友谊和家国情怀。

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:

1. 回忆丁家昔日的辉煌(前六句) 诗人回忆丁家过去是书香门第,生活优渥,有琴棋书画相伴。但战乱改变了一切,丁家被迫离开家乡,曾经华丽的楼阁也在战火中损毁。多年后丁锡勋回来时,家乡已物是人非。

2. 两人的友谊(中间十二句) 虽然环境变了,但丁锡勋的志向没变。诗人描述他们经常彻夜长谈,讨论历史和诗歌,纵论天下大事。两人志趣相投,互相激励,都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。诗人用"干将剑"的比喻,说明他们都想有所作为。

3. 丁锡勋的现状(接下来六句) 写诗时丁锡勋已离开一年,行程受阻。他在外漂泊,不得不离开家人,三兄弟寄居他乡。每当北风吹起,望着家乡方向,只能拍腿叹息。

4. 深层情感 全诗透露出对战乱时代的无奈,对友人遭遇的同情,以及知识分子在乱世中依然保持的报国理想。诗中既有对往昔的怀念,也有对现实的感慨,更有对未来的期待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 - 用具体场景(如"床头论书史"、"夜永灯抽一尺燄")生动展现友谊 - 通过对比手法(过去vs现在)增强感染力 -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- 语言既有画面感又饱含深情

诗人通过描写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两个人的交往,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和情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