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钟

倚枕无眠短烛昏,杜陵愁懑向谁论?
荒埘腷膊群鸡语,破瓠漂流大海浑。
雪里山川残月照,梦中心腑几人存?
善防肃杀持元气,天地何偏静者恩?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失眠之夜的孤独与忧思,充满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。

开头两句写诗人靠在枕头上睡不着,蜡烛快烧完了,光线昏暗。他像杜甫一样满腹忧愁,却找不到人倾诉。这里用"杜陵"代指杜甫,暗示自己和杜甫一样怀才不遇。
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内心的混乱:破鸡窝里群鸡乱叫,破葫芦在大海中漂流,雪地里残月照着山川。这些意象都在表达诗人感到生活支离破碎、漂泊无依。他问:在梦中还能保持真心的人有几个?
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劝解:要小心防备外界的伤害,保持内心元气。他感叹为什么天地总是偏爱那些安静从容的人,暗示自己难以做到超然物外。

全诗通过失眠夜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孤独、对现实的失望,以及努力保持精神独立的挣扎。诗人用"破瓠漂流"这样的新奇比喻,把抽象的情绪变得具体可感,让读者能直观体会他内心的动荡不安。

姚燮

姚燮(1805—1864)晚清文学家、画家。字梅伯,号复庄,又号大梅山民、上湖生、某伯、大某山民、复翁、复道人、野桥、东海生等,浙江镇海(今宁波北仑)人。道光举人,以著作教授终身。治学广涉经史、地理、释道、戏曲、小说。工诗画,尤善人物、梅花。著有《今乐考证》、《大梅山馆集》、《疏影楼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