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平府南台远眺

策马上南台,嵷隆高百丈。
云气湿征裘,烈风驱尘坱。
烂然金碧浮,琳宫足幽赏。
午钟度松林,空际有余响。
左右列名山,冬寒似秋爽。
怀古一凝眸,遗风犹可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登上永平府南台时的所见所感,展现了一幅壮阔又充满禅意的山水画卷。

开篇"策马上南台"直接带我们进入场景,诗人骑马登高,眼前是巍峨耸立的山峰(嵷隆高百丈)。这里用"云气湿征裘"的细节,让读者感受到山间云雾的湿润气息浸透了旅人的衣袍,而"烈风驱尘坱"又让人仿佛听到呼啸山风卷走尘埃的声音。

接着画面突然明亮起来:"烂然金碧浮"描写阳光下山间寺庙金碧辉煌的壮观景象,"琳宫"(精美的宫殿)让人想驻足欣赏。这时"午钟度松林"传来悠远的钟声,在松林间回荡,给画面增添了空灵悠远的意境。

诗人环顾四周,发现"左右列名山",虽然时值寒冬,却有着秋天般的清爽。最后两句转入抒情:当诗人凝神怀想古迹时,仿佛还能感受到古人留下的风范。

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:从登山过程,到云雾山风,再到金顶寺庙、钟声松涛,最后是开阔的山景和怀古之情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(视觉的金碧辉煌、听觉的钟声、触觉的湿冷云雾)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历史的厚重。特别是"冬寒似秋爽"这种反季节的比喻,更突出了山间空气的清新宜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