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题(江西诗。正德己卯年,奉敕往福建处叛军。至丰城,遭宸濠之变,趋还吉安,集兵平之。八月,升副都御史,巡按江西作)
岩头有石人,为我下嶙峋。
脚踏破履五十两,身披旧衲四十斤。
任重致远香象力,餐霜坐雪金刚身。
夜寒双虎与温足,雨后秃龙来伴宿。
手握顽砖镜未光,舌底流泉梅未熟。
夜来拾得遇寒山,翠竹黄花好共看。
同来问我安心法,还解将心与汝安。
脚踏破履五十两,身披旧衲四十斤。
任重致远香象力,餐霜坐雪金刚身。
夜寒双虎与温足,雨后秃龙来伴宿。
手握顽砖镜未光,舌底流泉梅未熟。
夜来拾得遇寒山,翠竹黄花好共看。
同来问我安心法,还解将心与汝安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艰难环境中坚守职责、内心坚定的形象,充满了禅意和哲理。
诗中的“岩头有石人”比喻主人公像岩石一样坚定,不畏艰难。他脚穿破鞋,身穿旧衣,虽然物质条件艰苦,但他肩负重任,像香象一样有力量,像金刚一样坚韧不拔。即使在寒冷的夜晚,双虎为他暖脚;雨后的秃龙也来陪伴他,象征他在孤独中依然有自然的陪伴和慰藉。
他手握顽砖,暗示他尚未完全开悟,但内心已如泉水般清明;舌底流泉,梅未熟,表示他虽未达到圆满境界,但已有内在的智慧与潜力。夜晚他遇到寒山,翠竹黄花与他共赏,象征他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慰藉。
最后,当有人问他如何安心时,他反问对方是否能理解“将心与汝安”的道理,暗示真正的安心不是外求,而是内心的平和与自足。
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禅宗的智慧,传达了在困境中坚守内心、追求心灵安宁的主题,展现了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智慧。
王守仁
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汉族,幼名云,字伯安,号阳明,封新建伯,谥文成,人称王阳明。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。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,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,故称之为“真三不朽”其学术思想在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,因此,王守仁(心学集大成者)和孔子(儒学创始人)、孟子(儒学集大成者)、朱熹(理学集大成者)并称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