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

终古无情是碧天,依然夜月照愁边。
光从战血温中冷,影向神州缺处圆。
未见白衣歌易水,自携黄独种山田。
长镵短褐西风里,同谷诗心异代传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以中秋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,既有对现实的忧虑,也有对历史的反思,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。

首先,开头两句“终古无情是碧天,依然夜月照愁边”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:天空依旧碧蓝,月亮依旧明亮,但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色却无法抚慰诗人内心的忧愁。这里,“碧天”和“夜月”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,而“愁边”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虑。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的无情与人的情感,突出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。

接下来,“光从战血温中冷,影向神州缺处圆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。诗人用“战血”暗指战争或动荡的现实,暗示了社会的混乱与苦难。月光本应是温暖的,但在战乱中却显得冰冷;月亮本是圆满的,但在神州的缺憾中却显得讽刺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对家国的忧虑。

“未见白衣歌易水,自携黄独种山田”则转向了诗人个人的处境。诗中提到的“白衣歌易水”是指古代壮士荆轲的悲壮故事,象征着勇敢与牺牲。然而,诗人并未看到这样的英雄气概,而是选择了“自携黄独种山田”,即自己带着简单的农具去耕种山田。这里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平凡生活的接受,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精神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。

最后,“长镵短褐西风里,同谷诗心异代传”描绘了诗人在西风中耕作的情景。诗人穿着简陋的衣服,手持农具,在秋风中辛勤劳作。然而,尽管生活艰苦,诗人仍保持着“诗心”,即对诗歌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。他希望自己的诗心能够“异代传”,即传递给后世,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中秋夜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、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。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的苦难,表达了对和平与理想的渴望,同时也展现了在困境中坚守诗心的精神力量。这种情感深沉而复杂,既有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未来的希望,读来令人深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