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帖子词皇帝合

躬行盛德基王化,密赞成谋授帝图。
福及万方天所相,祛邪保假佩灵符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宋代大臣在端午节献给皇帝的应景之作,核心思想是赞美皇帝德行并祈求福佑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帝王形象塑造
前两句用"躬行盛德""密赞成谋"描绘了勤政明君的形象——皇帝不仅亲自践行高尚品德(盛德)奠定治国基础(基王化),还能智慧地采纳群臣建议(密赞成谋)来完善治国方略(授帝图)。就像现代领导既以身作则,又善于集思广益。

2. 节日祈福内涵
后两句将端午习俗政治化:说皇帝的福泽遍及百姓(福及万方)是上天眷顾(天所相),而端午节佩戴灵符的民俗,被升华成上天赐予皇帝祛邪保国的神圣护身符。就像现在把传统节日赋予新时代意义。

3. 写作技巧亮点
诗人巧妙把"祛邪保假(身体)"的民间端午习俗,转化为"保真(帝业)"的政治隐喻,用"佩灵符"这个具体动作,既呼应端午特色,又暗喻皇权神授。这种把生活细节和政治寓意自然融合的手法,就像用粽子象征团圆那样通俗又深刻。

全诗用百姓熟悉的端午元素,既完成了对皇帝的赞美,又传递了"明君得道,天下受益"的政治理念,是古代宫廷应制诗的典型写法。

汪应辰

(1118—1176)信州玉山人,初名洋,字圣锡,学者称玉山先生。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。除秘书省正字。因疏奏忤秦桧,出通判建州、袁州、静江府、广州,流落岭峤者十七年。桧死,始还朝。刚方正直,遇事敢谏。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、知成都府,甚有政声。入为吏部尚书,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,所撰制诰温雅典实。在朝多革弊事,得罪中贵,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。复连贬官秩,遂辞官家居。卒谥文定。少受知于喻樗,又从吕本中、胡安国、张栻、吕祖谦游,学问博综,精通义理。有《文定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