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郊赠之
词赋雕镌老,河山骋望频。
末流弥宇宙,大雅接斯人。
世业推王谢,儒言纂孟荀。
书能搜五季,字必准先秦。
揽辔长城下,回车晋水滨。
秋风吹雁䳱,夜月卧麒麟。
玉碗人间有,珠襦地上新。
吞声同太息,吮笔一酸辛(盗发晋王墓得黄金数百斤)。
与尔皆椎结,于今且钓缗。
羁心萦故迹,殊域送良辰。
草没青骢晚,霜浮白堕春。
自来贤达士,往往在风尘。
末流弥宇宙,大雅接斯人。
世业推王谢,儒言纂孟荀。
书能搜五季,字必准先秦。
揽辔长城下,回车晋水滨。
秋风吹雁䳱,夜月卧麒麟。
玉碗人间有,珠襦地上新。
吞声同太息,吮笔一酸辛(盗发晋王墓得黄金数百斤)。
与尔皆椎结,于今且钓缗。
羁心萦故迹,殊域送良辰。
草没青骢晚,霜浮白堕春。
自来贤达士,往往在风尘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在太原东郊与友人相聚时所作,表达了他对时代变迁、个人境遇以及历史遗迹的感慨。
首先,诗的开头提到了“词赋雕镌老”,意思是说诗词文章已经写得很多,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而“河山骋望频”则表现了他经常远眺山河,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感慨。
接下来,诗人提到“末流弥宇宙,大雅接斯人”,这里的“末流”指的是时代衰败的现象,而“大雅”则是指高尚的品格。诗人感叹世风日下,但仍有一些人保持着高尚的品格。
随后,诗人提到“世业推王谢,儒言纂孟荀”,王谢指的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,孟荀则是儒家代表人物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,认为这些前人的智慧和精神值得后人学习。
诗的中段,诗人提到了“书能搜五季,字必准先秦”,意思是说读书要追溯到五代时期,写字则要遵循先秦的规范。这表明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尊重。
接着,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长城下骑马、在晋水边停车的场景,秋风吹过,大雁南飞,夜晚月光洒在麒麟石像上。这些景象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,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感伤。
诗中还提到“玉碗人间有,珠襦地上新”,玉碗和珠襦都是古代贵族的象征,但如今却出现在盗墓者的手中。诗人用“吞声同太息,吮笔一酸辛”表达了对这种盗墓行为的愤慨与无奈,感叹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残酷。
最后,诗人提到了自己和友人的境遇,虽然身处异乡,但心中依然怀念故土。他感叹贤达之士往往在风尘中漂泊,表达了对那些在乱世中坚守高尚品格的人的敬意。
整首诗通过对历史、文化、个人境遇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、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坚守。诗中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、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,情感深沉,意境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