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子 故乡行 其二 除夜(1986—1994年 重庆)
农家除夜,红烛映华灯。
爆竹声惊梅蕊绽,药香杳,暗香轻。
垂髫黄发合家亲。
足鸡豚,酒盈樽。
兴来对客,犹叹昔年贫。
娇女嗔爷唯话旧,争屈指,说来春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江城子·故乡行 其二 除夜》描绘了作者在重庆故乡过除夕时的温馨场景,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家庭温暖。
首先,诗词开篇以“霓裳欲下壁生云”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,仿佛仙女的衣裳从天而降,墙壁上云雾缭绕,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。接着,“眼波横,佩环鸣”通过拟人的手法,赋予周围的景物以生命,仿佛它们在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,佩环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,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。
接下来,诗词转向了农家除夕的场景:“农家除夜,红烛映华灯。”这里描绘了农家在除夕夜点亮红烛和华灯,整个屋子被温暖的光线照亮,象征着团圆和幸福。而“爆竹声惊梅蕊绽”则通过爆竹声和梅花绽放的对比,表现了节日的热闹与自然的宁静和谐共存。“药香杳,暗香轻”则进一步以气味来渲染节日的氛围,药香和梅花的清香交织在一起,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。
然后,诗词转向了家庭团聚的场景:“垂髫黄发合家亲。”这里“垂髫”指小孩,“黄发”指老人,全家老少齐聚一堂,其乐融融。“足鸡豚,酒盈樽”则描绘了丰盛的年夜饭,桌上摆满了鸡肉、猪肉和满杯的美酒,象征着富足和幸福。
接下来的“兴来对客,犹叹昔年贫”则表现了作者在与客人畅谈时,不禁回忆起过去的贫困岁月,感叹如今生活的美好变化。这种对比突出了节日的意义——它不仅是一个团圆的时刻,也是回顾过去、展望未来的时刻。
最后,诗词以“娇女嗔爷唯话旧,争屈指,说来春”结尾。这里描绘了家中娇俏的女儿嗔怪父亲总是谈论过去的事情,而她则迫不及待地掰着手指头,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春天。这表现了年轻一代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,与老一辈的怀旧形成鲜明对比,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性和层次感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,展现了除夕夜乡村家庭的温馨与幸福,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感慨,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。它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节日的喜悦,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