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没问题,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:
这首诗《春暮江南道中》描绘的是暮春时节江南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。诗人似乎在回家的路上,途径江南,欣赏并记录下这一路上的风光。
首句“江上风光烂不收”,描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,景色美得让人无法尽收眼底。诗人用“烂不收”这个词,形象地表现出春光灿烂、美不胜收,让人目不暇接。
第二句“一年春物又将休”,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淡淡哀愁。“一年春物”,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和生机,“又将休”,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。
接下来的两句,“鸣鸠乳燕自相得,飞絮落花如许愁”,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暮春的景色。鹁鸠和乳燕自由自在地鸣叫飞翔,这是春天的生机;而飞絮落花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逝去,产生一种愁绪。这种生机与凋零的对比,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感慨。
第五、六句“目极关河天杳杳,身归闽粤兴悠悠”,则展现了诗人放眼远望,看到江河天际的辽阔景象,同时透露出自己正在前往闽粤(今福建、广东一带)的旅途中,且情绪悠然。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旅行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最后两句“往来踏遍江南土,已约幽人老一丘”,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和向往。他踏遍江南的土地,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约定在某个幽静的地方共度余生。这里既有对江南美景的留恋,也有人生的豁达和坦然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暮春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,对旅行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,以及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向往。语言优美,情感丰富,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江南的美景。
李纲
李纲(1083年-1140年2月5日),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祖籍福建邵武,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。李纲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形象鲜明生动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