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《密庵先师赞》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,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警示。
首先,“咬猪狗之手讨甚巴鼻”这一句,用“猪狗之手”比喻那些不干净、不正当的手段,而“讨甚巴鼻”则是说,用这样的手段去追求利益,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。这句话告诉人们,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利益,否则只会自食其果。
接下来,“奋劈胸之拳瞎却顶门”这句话,用“劈胸之拳”比喻那些激烈的、不顾后果的行为,而“瞎却顶门”则是说,这种行为会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。这句话提醒人们,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,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。
“出达磨身血,断衲僧命根”这两句,用“达磨身血”和“衲僧命根”比喻那些深层次的、本质的东西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,不要轻易去触碰那些根本性的东西,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。
“纤毫不肯放过,丛林为雠为冤”这两句,用“纤毫不肯放过”比喻那些斤斤计较、不肯让步的态度,而“丛林为雠为冤”则是说,这样的态度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和敌对。这句话告诉人们,要学会宽容和大度,不要因为小事而与人结怨。
最后,“个般种草决,定累及儿孙”这句话,用“种草决”比喻那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,而“定累及儿孙”则是说,这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会影响到后代。这句话提醒人们,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,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,告诉人们要远离不正当的手段和行为,要学会宽容和大度,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,这样才能避免给自己和后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。
释崇岳
释崇岳(一一三二~一二○二),号松源,俗姓吴,处州龙泉(今属浙江)人。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。首谒灵石妙禅师,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。孝宗隆兴二年(一一六四),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,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。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,逾年,见密庵於衢之西山,从之移蒋山、华藏、径山。密庵迁灵隐,命为首座。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。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、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、饶州荐福寺、明州香山智度寺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。宁宗庆元三年(一一九七),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,居六年,道盛行,得法者众。嘉泰二年卒,年七十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