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旧曲一首

短舞长讴撩性情,狗翻砑鼓醉承平。
六么花下西湖集,三叠云凝玉塞声。
治世之音岂沦谢,淫哇已极返和清。
关雎正雅终知律,前圣尝云畏后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闻旧曲一首》通过音乐的表达,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音乐文化的深刻思考。

首先,诗的开头“短舞长讴撩性情,狗翻砑鼓醉承平”,描绘了人们在音乐中尽情舞动、歌唱的场景,表达了音乐对人们情感的直接触动。这里的“狗翻砑鼓”是一种生动的比喻,形容音乐的节奏感强烈,让人沉醉其中。

接着,“六么花下西湖集,三叠云凝玉塞声”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美妙。六么和三叠都是古代音乐曲调的名称,作者通过这些曲调,联想到西湖的美景和边塞的壮丽,展现了音乐带来的丰富联想和情感共鸣。

然后,“治世之音岂沦谢,淫哇已极返和清”探讨了音乐的教化作用。作者认为,音乐在治世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,不应该被世俗的喧嚣所淹没。这里的“淫哇”指的是低俗的音乐,而“和清”则是指高雅的音乐,作者希望音乐能够回归其本质,传递正能量。

最后,“关雎正雅终知律,前圣尝云畏后生”引用了《诗经》中的《关雎》篇,强调了音乐的正统和雅致。作者认为,真正懂得音乐的人最终会明白音乐的规律,而先辈们也曾说过,后辈们应该敬畏音乐的力量,不要随意改变其本质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和思考,表达了作者对音乐文化的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。作者希望音乐能够保持其高雅和纯洁,成为传递情感和教化人心的工具。

苏籀
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