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龚自珍对两位诗人("瓶水"和"谟觞")的赞赏与感慨。
前两句说这两位诗人既能写出激昂愤慨的诗(郁怒),又能创作出清新深远的作品(清深),在两种风格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。"瓶水"和"谟觞"可能是诗人的代称或书斋名。
后两句发出感叹: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,他们的成就其实超过了那些科举高中的才子(高第)。但可惜的是,他们生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,直到后世(三唐指初唐、盛唐、晚唐,这里借指后世)才被追赠荣誉,而且这些追认的荣誉(头衔)还显得太单薄了。
全诗表达了龚自珍对真正有才华却被埋没的诗人的同情,以及对当时社会重科举功名、轻真才实学现象的不满。他用对比手法(高才vs高第)和反讽语气("追赠薄")来强化这种批判。
龚自珍
龚自珍(1792年8月22日~1841年9月26日)清代思想家、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。27岁中举人,38岁中进士。曾任内阁中书、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。主张革除弊政,抵制外国侵略,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。48岁辞官南归,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。他的诗文主张“更法”、“改图”,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,洋溢着爱国热情,被柳亚子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流”。著有《定庵文集》,留存文章300余篇,诗词近800首,今人辑为《龚自珍全集》。著名诗作《己亥杂诗》共315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