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水帘洞》描绘了一个宛如仙境的瀑布奇景,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带读者走进清凉神秘的世界。
前两句先勾勒整体景象:陡峭的山崖上挂着百尺高的瀑布,像一匹白绸垂直落下。"泠泠"形容水流声清脆悦耳,让人仿佛能听到水声。三四句用两个精妙的比喻:春天青苔像绣花的帷幕,夜晚新月弯弯像玉做的钩子,把静态的岩石和动态的光影都写活了。
五六句通过对比突出环境特点:山洞边的野韭菜仿佛有千年寿命(夸张手法),而岩洞底部六月天却像秋天般凉爽,这种时间与温度的错位感强化了仙境氛围。最后两句借神话传说收尾:诗人想寻找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,虽然没找到,但看着炼丹炉灶的遗迹,也算体验了一把神仙游历的感觉。
全诗最妙处在于:1.用"绣幕""琼钩"等生活化比喻让奇幻场景变得可触摸;2.通过"千年韭""六月秋"的强烈反差制造神奇感;3.结尾的寻仙不遇反而留下更多想象空间,比直接写遇到仙人更耐人寻味。
张镇孙
南海人,字鼎卿,号粤溪。少博学强记。度宗咸淳七年进士第一。授秘书省正字,迁校书郎,出通判婺州,迎养双亲。恭帝德祐元年元兵至,因奉父母归,被幼落职。端宗景炎元年诏起为龙图阁待制、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。次年,逐退元兵,复广州,诏褒赏。至冬,元兵复会师攻广州,因力不支,被执而死。文天祥以诗悼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