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古都金陵(今南京)过年的热闹景象,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。
前四句写节日氛围:开篇就说金陵保留着太平盛世的传统习俗,家家户户门口传来欢快的鼓乐声。人们互相赠送柏叶浸泡的酒(古代认为能驱邪),传递着腊月的年味;官府开始向百姓赠送泥土做的春牛(象征春耕开始),提醒人们准备农事。
中间两句写城市风光:千万户人家的梅花和柳树在晨雾中绽放,整座城市仿佛开满了花;皇宫的双阙(对称的楼阁)在星河掩映下若隐若现,让金陵宛如传说中的凤凰之城。
最后两句转向个人心境:像浮萍般漂泊的诗人如今已不再年轻,看着自己消瘦的身影戴着华美的官帽("华缨"),不禁感到惭愧——暗示自己年华虚度,配不上这身荣耀。
全诗妙在三个层次:先用声音(鼓乐)、味道(柏酒)、仪式(土牛)唤醒读者的感官体验;再用"万家梅柳""星河凤城"的宏大画面展现古都之美;最后笔锋一转,在热闹中突然安静下来,用"萍海客""癯质"的孤独形象形成反差,让繁华更显珍贵,也道出了成年人过年时常见的复杂心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