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池拜杜少陵祠

太息杜陵叟,空垂万古名。
文章羁旅贱,身世腐儒轻。
胜地迹犹在,荒池风自清。
迎神有新曲,读罢一含情(祠为椒园所创有碑甚工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感慨。杜甫虽然名垂千古,但他的生活却充满了困苦和漂泊。他的文章虽然伟大,但却未能改变他贫贱的生活状态,身为一个儒生,他的身份也并未给他带来尊重和安稳。

诗中提到的“胜地迹犹在,荒池风自清”,描绘了杜甫祠堂所在的南池,虽然时间流逝,但这里的遗迹依然存在,荒凉的池塘边,风依然清新自然。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杜甫的诗作,虽然历经千年,但依然清新有力,影响着后人。

最后两句“迎神有新曲,读罢一含情”,表达了诗人在读完杜甫的作品后,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字的美丽,更是一种深情的共鸣。这里的“新曲”可能指的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创作的作品,诗人读后心生感慨,情感丰富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杜甫生活的描绘和对其作品的感受,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同时也展现了杜甫作品跨越时空的魅力。

厉鹗

厉鹗(1692-1752),字太鸿,又字雄飞,号樊榭、南湖花隐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学家,浙西词派中坚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举人,屡试进士不第。家贫,性孤峭。乾隆初举鸿博,报罢。性耽闻静,爱山水,尤工诗馀,擅南宋诸家之胜。著有《宋诗纪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