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年轻女子出门游玩的场景,生动展现了她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。
前四句写女子精心打扮后和同伴来到城南路边赏花。她既想欣赏花朵,又担心太阳快下山;躲在树后避风,又怕被风吹乱妆容。这些细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爱美又略带娇羞的少女形象。
后四句笔锋一转,出现一个骑着装饰华丽白马的少年郎。女子表面嗔怪"何必一直逗弄我",实则暗含欣喜,最后一句"我丈夫可是知道的"更是巧妙——既像在拒绝少年,又像在炫耀自己已有人爱慕。这种欲拒还迎的娇嗔语气,把少女恋爱中微妙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全诗就像一幅动态的春日仕女图,通过"看花愁日"、"隐树怕风"等生活化细节,以及充满机锋的对话,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。诗人没有直接写爱情,却通过少女的言行举止,让人感受到青春萌动的美好情感。
寒山
寒山(生卒年不详),字、号均不详,唐代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出身于官宦人家,多次投考不第,后出家,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,享年一百多岁。严振非《寒山子身世考》中更以《北史》、《隋书》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,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,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,隐于天台山寒岩。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,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,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,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。正如其诗所写:“有人笑我诗,我诗合典雅。不烦郑氏笺,岂用毛公解。”